諾獎爆冷 多元文化看俏

(劉彗君 中國)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由70歲的坦桑尼亞小說家阿卜杜勒扎克.古爾納摘得。獲獎理由是「他對殖民主義文學寫作的影響,對難民在不同文化大陸之間的鴻溝中的命運毫不妥協和富有同情心地滲透」。

諾貝爾文學獎的爆冷並非是一件罕事。回顧過去,分別於2000年、2002年和2009年獲獎的法籍華裔作家高行健、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雷、德國女作家赫塔.米勒,均為極小眾的作家,甚至在文壇上聞所未聞。

儘管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過程是具有保密性質的,但其評獎標準似乎並非毫無規律可循。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成員謝爾.埃斯普馬克,曾在其著作《諾貝爾文學獎內幕》中坦言,「諾貝爾文學獎的頒布其實會帶有某種傾向性」。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判標準,從來不是一個純文學性的評判標準,語言、地域、文化甚至政治等因素,均在其考量範圍之內。英語作家與非英語作家、主流作家與冷門作家的交替獲獎,一定程度上便能說明諾貝爾文學獎一直致力於達到一種平衡。

這次非裔作家古爾納的獲獎,更是能說明這種傾向性。古爾納的作品,主要聚焦於後殖民和殖民主義的主題,對於非洲殖民地人民在遷徙中如何構建新的家園和尋找歸屬感進行了深刻細膩的描寫。且古爾納的「雙重身分」更使得他本人對於從非洲移民英國的「夾心人」在後殖民時期的掙扎與困惑有著深刻的體悟和反思。他的作品獲獎,無疑是為世人走進非洲文化、了解殖民主義對現世的影響開啟了大門。

文化無界,流蕩天下。多樣性的文化是一個大叢林,而滋養文學的沃土正在其中,諾貝爾文學獎的再度爆冷,正提醒了我們打破單一、刻板的印象,以更開闊的眼界去認識世界文學的全貌,在文化的多元共存中相互交流、共同發展,從而為形成多姿多彩的人類文化景觀作出貢獻。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