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澄清「房會代付津貼」非建議

林鄭月娥昨日澄清,有關輪候公屋現金津貼應該由房委會支付,有關說法並非建議,只是「得意的想法」。

  (星島日報報道)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表示,如果政府交付房委會土地後,建屋進度太慢,輪候公屋現金津貼應該由房委會支付,言論引起爭議。事隔兩日後,她昨日澄清,指有關說法並非一個建議,只是自己一個「得意的想法」,批評有報道指「行政長官諉過於房委會」或「懲罰房委會」是誇大形容。但她強調,房委會建屋前期工作流程需要壓縮,包括多採用組裝合成法和「建築與設計」的新採購模式。有房委會委員批評,近年交給房委會建屋的地皮細小,形容是「豬頭骨」,房委會要「含淚接受」,強調房署人員工作已疲於奔命,並無拖延。

  林鄭月娥昨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說,日前提到如果政府交付房委會土地後,建屋建得太慢,輪候公屋現金津貼應該由房委會支付,有關說法並非建議,只是「得意的想法」,也並非政府措施,否則會寫入新一份《施政報告》,「因此有些報道寫成是『行政長官諉過於房委會』或『懲罰房委會』,我認為是誇大的形容。」

  她強調,社會上對建屋的流程有討論並非壞事,如公屋能加快興建一個月,劏房居民便可早一個月上樓,她與官員都有深刻感受,因此一有機會便探訪劏房或擠逼戶,找出完善工作的動力,因此有關想法,是希望有更大動力推動公營房屋的興建。

  林鄭月娥表揚及肯定房委會及房屋署過去四、五年的努力,指出本屆政府約五年任期內,公營房屋的興建有九萬六千五百個,比上屆政府的五年多五成,反映有關同事盡心盡力工作,並稱願意親自到房委會交流。

  但她亦指,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五點八年,令人憂心,如果能夠改善就應改善,房委會及房屋署兼負重任,認為建屋的時間可能已是「世界級」,但建屋的前期流程大大落後於形勢,公屋及私樓都一樣,因此《施政報告》提出精簡程序,尤其房委會的建屋不用入則,因此內部可檢視有無精簡的空間,強調未來十年公營房屋的土地出現「頭輕尾重」,如能壓縮程序,可更早配屋於居民。她又建議房委會及房署可多用「組裝合成」的方法,以及新的採購模式,由承建商設計及建造,可減省很多時間、質素較好,亦較環保。 

  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成員陳旭明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房委會建屋不達標,原因主要是無土地,客觀來看,房屋署人員工作已疲於奔命,並無拖延。他直言,近年交給房委會建屋的地皮很細小,形容是「豬頭骨」,房委會要「含淚接受」。他指出,這些「插針地」建築成本高,面對困難重重,除了處理城規環保問題,亦因地皮「見縫插針」,附近居民有很大意見,阻力很大,要處理很久。

  對於房委會承擔現金津貼的建議,陳旭明認為房委會的錢也是公帑,房署人員向來量入為出,嚴格控制成本,令房委會有滾存做維修保養,認為他們的團隊精神不應被破壞。他指,現金津貼是一種福利,認為由福利的「荷包」支付。

  房委會昨日回應表示,一直致力提升公營房屋規劃、設計和建造方面的效率,爭取盡快建成更多單位。發言人指出,部分房委會的公營房屋項目,超過九成的組件採用預製技術,一層二十個單位的標準樓層,六天可建成,並選定於東涌、藍田及安達臣道共五幢住宅大廈,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

  另外,林鄭月娥今午動身啟程北上,訪問廣州及深圳。她昨日在行會前會見記者表示,是應國家商務部的邀請到廣州,明早出席第一百三十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珠江國際貿易論壇開幕式,隨後返回深圳,與深圳市領導會晤。她希望行程不會受風暴影響,明晚返港。

  

香港